编者按:一日,本文的作者来到本报编辑部,带来一些稿件,并就稿件中所探讨的计算机创作室问题和编辑聊了很久。作者本人是一家创作室的创办人,置身其中,深谙个中滋味,便就此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下文是其中的第一篇。本篇因为涉及的问题较多,所以均未展开深讨。接下来的几个专题,针对性会更强一些。本报将陆续刊登该组文章,题目分别为:《创作室与出版社》、《创作室与作者》、《创作室的危机》、《创作室的发展之路》。
创作室问题是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欢迎业界同仁一起参加讨论。
走进书店,读者很容易发现的一个特点是计算机图书多由某创作室、工作室编写或翻译。笔者也是其中一个创作室的领头人,经过多番调查和了解以及自身的体会,深感创作室的图书创作中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计算机行业是热门行业,发展变化极快,计算机图书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出版速度要快、出书要新。另外我国计算机市场发展潜力极大,计算机知识远未得到普及,所以图书数量也要多。正因为新、快和多这三个特点,计算机图书编写中不免广泛存在以下情形:
1、成套成套地编写(求规模效应);
2、由年轻人、甚至学生编写;
3、创作室成了图书编写工厂;
上述的情形只是表面现象,而背后又蕴藏了多少问题和忧患呢?
1、作者队伍混乱
计算机图书出版追求“新”的特点决定了编写者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人,因为长者的反应速度普遍要慢。而求快的特点,又让这份在“立德、立功、立言”也占有一席之地的“立言”掺进了某种变相的体力活“儿”的味道。笔者深有体会,两个月写一本16开400页的书,除非专事写作,否则就有点强人所难。正是这些原因,使大量的在校学生承担起了著书的重任,他们的精力和时间都较为充沛,接受新技术也非常快,又有大量的同学可以合著。按理说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学生作者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却很普遍。同一本书上半部分让人如饮琼浆,下半部分则在让人味同嚼蜡。再则学生一般囊中比较羞涩,所以求利心切,快交稿、早拿钱的心态普遍存在,甚至有不顾质量,拿钱后溜之大吉的个别人。出版社由于人力、精力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对每本书的作者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筛选,这项工作通常由组织编写多本书的创作室自行解决。虽然有的创作室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编写常规,但仍有不少创作室疏于与作者交流,以至有的书两个合著者,一个用中文版,一个用英文版,明明是介绍5.0版的软件,却用4.0版的软件来写(因为他用4.0习惯了,很顺手)。
2、书名、内容提要、前言粗制滥造
这三项本应是书的脸面,非常重要,但时下有不少流行图书却用极其泛泛之辞充当门面。没有精雕细琢,仔细推敲,名不对文,文不对意者常有。
3、创作室的摊子铺大了,管理滞后
有的创作室经过几年的发展,达到了一年编写上百种书的能力,可谓规模大矣。与此同时,往昔拼抢速度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当年悉心躬耕的创始人此时可能已端坐老板椅上。船小好调头,船大了,管理却多有跟不上,势必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而创作室多为私人创办,未注册公司者多,健全的管理制度大多不具备。
4、图书创作动因与读者需求不吻合
在图书城走一圈,只有在人民邮电等极少数出版社的几本书上可以看到几页专门指导读者阅读的“全书导读”,这些书由一家创作室编写,他们大胆指出哪些情况的读者不适合读他们的书,也只有这一家创作室在书后附了读者反馈卡。而绝大多数创作室没有专门用于读者选择图书的文字。在出版社常听到的是“某创作室创意好、某创作室交稿及时、某创作室稿件质量不错”等赞美之词,却听不到”某创作室比较考虑读者需求”这样的话。不知是因为图书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而使出版社本身有点疏忽读者需求呢?还是创作室只是图书工厂而不管销售造成的呢?。我们也和几家报社有稿件业务,参加过报社的读者座谈会,座谈会由报社主持,我们是作者(供货方),与读者(购货方)直接面进行对面交流。可以了解更多读者需求,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被出版社邀请参加过类似的座谈会,其他创作室恐怕也没有得到此种礼遇。
创作室的选题策划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对一个软件来说可分两阶段),追逐新版本的问世;对已有版本精雕细琢出精品。其中第1项占比例大许多。这样一来,创作主要是追逐新软件的。由此推及,图书市场似乎是出版社的市场,进而是创作室的市场,更甚是软件厂商的市场,而不属于真正应该拥有市场的读者大众。由于几年来我国计算机图书市场潜力过大,无论出多少书,出什么书也都能消化,卖方市场自然形成。难怪人们抱怨计算机书多好的少。工厂(创作室)生产产品仅仅大体知道好卖是不够的,随着出版社之间竞争加剧,读者市场逐渐形成,出版社和创作室的策划与编写也应进一步符合读者口味。电子社的策划编辑制迎合了这一市场发展趋式,随后几家大社也纷纷加强了策划力度,把一本书以一个产品的观念来对待,但从创作室参予方面,似乎结合得还不很理想,毕竟文字是创作室写出来的,交流不充分会在比赛中失分。
以上仅为本人陋识,旨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希谅。